从“跟风内卷”到“日赚10万”:新茶饮活下来的品牌,都做对了供应链+情绪价值头条

饮品报/饮品报 / 2025-10-23
芋泥大战背后的生存法则。
饮品报


芋泥大战背后的生存法则。

10月中旬,全国气温骤降5-8℃,新茶饮市场却掀起“热战”。茉莉奶白推出「芋泥金萱咸酪乳」,搭配香芋紫+美拉德色系IP周边引爆社交平台;甜啦啦以8元“老红糖风味系列”横扫下沉市场。两股势力的交锋,恰是行业冰火两重天的缩影:据窄门餐眼数据,2025年新茶饮赛道近15.7万家门店闭店,日均关店超410家,而头部品牌却以“差异化创新+供应链效率”逆势扩张,市场集中度持续攀升。

当“秋一杯”成为救命稻草,品牌如何在存量绞杀中找到生路?茉莉奶白与甜啦啦的攻防战,或许藏着破局的密码。

01、冰火双生:15万闭店潮下的逆势增长

当生存成为第一要务,有人加速退场,有人却借季节窗口撕开增长裂缝。2025年的秋天,新茶饮行业正在经历最残酷的“自然选择”。

新茶饮的冬天比想象中更早降临。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近一年新茶饮赛道新开店11.8万家,闭店却达15.7万家,净增长为-3.9万家,相当于每天有411家门店消失。其中,中小品牌成重灾区:据媒体报道,PinkShake品可鲜奶、813芭依珊等网红品牌集体闭店,2025年上半年,书亦烧仙草净减少门店数量为1049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头部品牌的“逆生长”。蜜雪冰城上半年新增近万家店,全球门店超5.3万家;古茗突破万店规模,霸王茶姬新增门店800家;区域黑马茉莉奶白更以200%增速获评“2025年度餐饮黑马品牌”,其海外首店单月营收超400万元

1、芋泥季成为分化的放大镜。茉莉奶白10月推出的「芋泥金萱咸酪乳」,以“金萱乌龙+咸酪乳+颗粒芋泥”三重口感组合,「芋泥金萱咸酪乳」和「香芋咸酪乳」的香芋系列新品,3天销售近50万杯;甜啦啦则延续“低价高量”策略,8元的「老红糖风味系列」红茶底与奶基底搭配Q弹珍珠,冷热皆宜。据其官方披露,国庆期间该系列销量达90.7万杯,推动全国门店总销量环比增长超50%,安徽黄山、河南洛阳等景区店GMV增幅更是突破220%

2、双轨策略决定生死。茉莉奶白主攻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通过“地标店集群+时尚跨界”建立品牌势能——上海IFC店单月坪效达8000元/㎡,北京朝阳合生汇店开业首周排队超3小时。甜啦啦则深耕下沉市场,81.15%门店分布于三线及以下城市,部分县级市单店单日销售额突破1万元,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避开正面竞争。

▲甜啦啦门店实拍▲图源:甜啦啦官网 

饮品报新媒体认为,新茶饮已从“规模竞赛”转向“效率竞赛”。闭店潮并非行业衰退,而是市场挤泡沫的必然结果,缺乏供应链支撑与差异化优势的品牌将加速出清,而具备精准定位与精细化运营能力的头部玩家,有望在存量市场中攫取更大份额。

02、产品突围:从“跟风内卷”到“价值重构”

当“芋泥”“桂花”成为家家必上的“秋膘三件套”,如何做出让消费者“非买不可”的产品?茉莉奶白与甜啦啦的答案,藏在供应链深度与用户洞察里。

产品创新正在陷入“无效内卷”。红餐产业研究院调研显示,2025年新茶饮行业新品存活率不足30%,70%产品上市30天内即滞销下架。某区域品牌研发负责人坦言:“现在跟风太快,你上芋泥我也上,最后大家都在拼价格,一杯毛利从55%压到30%。”

1、茉莉奶白的“反内卷”逻辑是“技术赋能风味”。其芋泥新品工艺巧妙,芋泥保留一定颗粒感,再加入金萱乌龙茶汤提升茶香,最终形成“绵密+颗粒”的复合口感。

更关键的是供应链底气。茉莉奶白与高山茶园签订直采协议,新鲜度远超依赖第三方供应商的中小品牌。

2、甜啦啦的“性价比密码”则藏在供应链纵深

无论是爆款产品升级,还是将价格打下来,给到消费者真切的实惠,甜啦啦有着自己的底气。近几年,经过持续建设原材料生产基地和仓储物流基地,甜啦啦逐步搭建出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在原材料采购、包装生产和仓储物流方面都具备了市场竞争的优势。“低价格、高价值”产品理念的引领下,甜啦啦搭建了一支跨领域的人才团队,保证整个链条的健康运作

▲甜啦啦门店实拍▲图源:甜啦啦官网 

甜啦啦供应链中心负责人表示,其重要目标是系统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打通“供应商→集团公司→门店”的全链条,全方位从供应链角度控制采购成本、库存成本、运营成本,实现集团化的供应链管理,推进数字化进程。甜啦啦正以ESG供应链与差异化加盟服务体系为双翼,引领新茶饮行业向高效、责任与共赢的新高度跃迁。

3、情绪价值的争夺更趋白热化。茉莉奶白将自有IP“茉莉”打造成“四季代言人”,秋季推出的香芋紫“探秋”形象,配合冰箱贴盲袋、藏宝图香卡等周边,在社交平台引发“集邮式消费”,带动会员复购率提升25%。甜啦啦则联合《茶啊二中》推出联名透卡、吧唧、IP盲盒等周边,用“青春回忆杀”精准触达Z世代

在饮品报新媒体看来,产品创新的本质是“价值重构”。单纯的原料叠加或价格战已难以为继,品牌需要在“口感体验+情感共鸣+成本控制”之间找到平衡点——要么像茉莉奶白一样,用技术创新建立“别人学不会”的风味壁垒;要么像甜啦啦一样,用供应链效率把“高价刚需”做成“平价日常”,二者殊途同归,核心都是让消费者觉得“值”

03、生存启示:双轨时代的战略选择

当市场蛋糕不再变大,品牌是向左走“精耕高端”,还是向右走“普惠下沉”?茉莉奶白与甜啦啦的路径选择,为行业提供了两种生存范式。

城市能级决定战略重心。茉莉奶白将45%门店布局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通过“地标店+快闪店”组合拳建立品牌高度。

甜啦啦则反其道而行之,在安徽、河南等省份的县域市场形成“蜂窝式布局”。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甜啦啦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超80%,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避开与头部品牌的正面冲突。

▲甜啦啦印尼门店实拍▲图源:甜啦啦官网

1、全球化成为新的竞技场。茉莉奶白2024年启动海外扩张,美国纽约首店单月营收超400万元,英国伦敦店开业首日销售额破10万元,其“花香茶香+东方摩登”的组合成功打入欧美年轻群体。甜啦啦则聚焦东南亚市场,在印尼的雅加达、巴厘岛等地累计开设140家门店,用“低价高质”复制国内下沉市场的成功。

▲茉莉奶白英国伦敦店▲图源:小红书网友Emily 

2、供应链是长期主义的基石。茉莉奶白建立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路品控体系,其独家茶底需经过6道窨花工艺,香气持久度比普通茶底高30%。

3、文化赋能让品牌走得更远。茉莉奶白将不同文化融入品牌基因,从中式建筑灵感的门店设计,到“针王苹果、针王葡萄”等IP化产品命名,持续输出“东方摩登”价值观。成为下沉市场的“社交货币”。两者的共同启示是:产品也许会过时,但文化认同能穿越周期

2025年的新茶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15.7万家闭店数据警示我们,靠“跟风开店、低价抢客”的时代已彻底结束,唯有建立“供应链护城河+差异化价值”的品牌才能存活。

茉莉奶白的“高端化突围”与甜啦啦的“下沉式生存”,本质是同一逻辑的两种演绎:找到精准定位,并用极致效率填满它。对于从业者而言,与其焦虑“秋一杯”能卖多少,不如思考:你的品牌能否让消费者“非买不可”?你的供应链能否支撑“别人做不到的价格或品质”?

凛冬已至,但春天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免责声明:1.饮品报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饮品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饮品报www.yinpinbao.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饮品报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yesreal或QQ1592055865。4.饮品报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饮品报微信号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