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水虎视眈眈,谋略C位专栏
沉寂多年的国产汽水陡然沸腾起来,会呈现出怎样热闹的景象?进入2023年,消费市场明显地感知到,大窑、北冰洋、八王寺、华洋、宏宝莱等国产汽水动作频频,大有重回C位的节奏。
国产汽水为何在近两年表现出“复苏”的势头?在“两乐”的多年打压下,唱了多年“回归大戏”的国产汽水,今年又唱出了怎样的新情节?
01 国产汽水回归C位?
近日,年轻人的社交网络里频繁出现了“大窑”的身影。在烧烤摊把酒言欢的场景中,在火锅店热辣开怀的氛围里,大窑汽水和啤酒“并肩”出现在了年轻人的“朋友圈”里。
大窑汽水的回归,是国产汽水复苏的一个缩影。小红书这样的种草平台,不再是国产汽水的空白之地。在小红书搜索北冰洋显示,有5万+篇笔记;就连曾经消弭于世间的天府可乐,如今在小红书也拥有2000+篇笔记。微博上,关于“国产汽水”的多个话题获得了超千万量级的阅读量;抖音平台上,大窑、北冰洋、华洋等国产汽水,成为年轻人的夏日“新”选择……当代年轻人,重新爱上了国产汽水。
▲图源:小红书截图
特别是在今年,几乎和餐饮业复苏同步,国产汽水也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复苏。与肉眼可见的消费增长相匹配,各大国产汽水品牌在近两年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布局。
▲图源:大窑饮品官方微博截图
大窑汽水发力营销,整体提升品牌影响力,不仅请来了知名演员、导演吴京为代言人,还集中铺设渠道广告。传统渠道,大窑汽水不仅走进了央视等主流电视媒体,还布局了电梯地铁等渠道,大窑汽水公众号日前给出的数据显示,大窑本次梯媒累计投放出28万+块屏,触达35亿+人次。
和广告轰炸同期而至,大窑还下了一步大棋——深度匹配餐饮场景,将大窑汽水和烧烤、火锅等汽水消费高频场景进行深度绑定,推动大窑汽水高效触达精准人群。大手笔的营销动作和精细化的营销方向,让大窑汽水在特定餐饮场景中拥有了比肩啤酒的热度。
和大窑的热度不相上下,越来越多的国产汽水开始有针对性加速布局。
如北冰洋,靠开“网红汽水店”出圈,开在北京前门大栅栏步行街的北冰洋“北平制冰厂”成为网红打卡地;如汉口二厂汽水,近日靠和《和平精英》的联名,被网友评论“泰燃辣”。大窑、北冰洋、汉口二厂……品牌接二连三的“破圈”,让国产汽水摆脱了仅靠情怀续命的消费认知。国产汽水,情怀要有,有特色、有创新的发展更要有。
02 回归潮中,为何今年迎来新高峰?
国产汽水的回归大戏在今年迎来了新高潮,但这场大戏并不是今年刚刚上场。据媒体报道,大窑2022年的销售额达到了32亿元,这是大窑蓄势多年的成果。大窑是一个发迹于内蒙的汽水品牌,其“餐饮路线”早在2007前后就已经开始,当时,大窑推出大窑嘉宾和大窑橙诺两款主力产品,布局中小餐馆。
▲图源:大窑饮品官方微博截图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窑被困于西北和东北的区域市场里。直到2021年,大窑牵手品牌战略公司华与华,彰显出其布局全国市场的野心。此后,大窑喊出“大汽水,喝大窑”超级口号、签署代言人、发力广告……一路高举高打,成为国产汽水复苏的代表品牌。
和大窑一样,“区域”成为禁锢国产汽水更进一步的主要因素。在国产汽水的巅峰时刻,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健力宝”,呈现出“一城一IP”的盛景。
▲图源:华洋饮品官方微博截图
华洋1982和北冰洋被称为“南北二洋”,华洋代表的是“老广州口味”,北冰洋汽水里有“北平”的回忆;还有西安的冰峰、青岛的崂山可乐、四川的天府可乐等等,它们都曾在各自的区域中红极一时,甚至成为当地人的情怀载体。它们起于区域,后来也受限于区域。
当年,受运输条件、管理思维等方面的限制,鲜有国产汽水实现真正的全国化。特别是在“两乐”搅杀的背景下,国产汽水更是逐渐势弱,最终,相当一部分国产汽水厂家沦为“两乐”的代工厂。在此期间,国产汽水经历了长达20年左右的颓败期。
在和“两乐”竞争的过程中,国产汽水在渠道布局、营销思维等方面的弱势明显,逐渐走向了“合资”。八王寺、山海关和可口可乐合资,崂山可乐、天府可乐、北冰洋和百事可乐合资,合资没有带来双赢,反而成为国产汽水的“终结”。在历经合资、雪藏、剥离等一系列动作后,曾经的“顶流”国产汽水几乎被“团灭”,一些品牌在此期间数次尝试翻身,但均反响平平。
直到,中国迎来了文化复兴。在国潮中,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卷土重来,这让国产汽水也意识到了机会的到来。用国潮下的情怀加载跟随时代变化的一系列创新,国产汽水逐渐找到了确定的发展方向,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复苏”。而今年,餐饮行业的整体复苏,更是为国产汽水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03 代糖危机下,国产汽水的危与机
被“雪藏”的国产汽水在历经挣扎、自救之后,终于“解冻”。当下,大窑的“深耕餐饮”路线、北冰洋的“网红路线”,都可以看作是国产汽水迎合当下市场特征做出的战略举措。而在国产汽水加速回归的过程中,汽水行业在今年迎来了“大考验”——阿斯巴甜致癌论。
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示了一则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物之列。随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回应称我国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阿斯巴甜的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进行严格规范管理。通过回应,虽然公众舆论认可“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但“阿斯巴甜致癌论”依然对饮品行业带来了巨烈的冲击。
阿斯巴甜风波下,行业市场对赤藓糖醇、甜菊糖、罗汉果甜苷等天然代糖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当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转向对天然代糖的研究和应用,在这种背景下,这场风波可能改变无糖饮料的格局。
这意味着,国产汽水当下面对的是一个文化复兴、消费复苏,叠加格局重塑的特殊节点,在这种背景下,国产汽水能否抓住机会实现“反杀”,或可期待。
04 饮Sir说
多年来,国产汽水的话语权被“两乐”剥夺,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历经多年的挣扎、探索,国产汽水依然在努力重塑竞争力,拿回市场话语权。而当下,或正是国产汽水实现弯道超车的一大机会。被寄予厚望的大窑、华洋、北冰洋(们),正在加速。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